主办单位:上海市法学会竞争法研究会
上海交通大学竞争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
竞争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系列学术讲座第72讲成功举办
发表时间:2025-04-25 阅读次数:733次

      2025年4月25日上午,香港中文大学法律学院副教授Sandra Marco Colino应邀莅临我院,作题为“反垄断法的非竞争目标”的学术讲座。讲座由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侯利阳主持,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王先林担任与谈人,凯原法学院十余位博士生、硕士生参与了此次讲座。

 

 

      在开场环节,侯利阳教授对Sandra Marco Colino教授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他指出,反垄断法的非竞争目标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备受争议的话题,已经在中国大陆、欧盟和美国等众多法域形成了大量的反垄断法实践,而今天Sandra Marco Colino教授将从香港的视角讨论这一重要的问题。

 

 

      讲座伊始,Sandra Marco Colino教授首先讨论了竞争法的多元目标及其在反垄断案件中的适用。她以生活中的竞争为例,生动形象地阐述了竞争过程的意义,并以Google比价服务案、Apple因反转向条款而被欧盟委员会罚款等案例阐述了消费者福利标准的局限性以及竞争法中非竞争目标的重要性。

 

      随后,她指出从竞争法的发展历史可知,欧盟在处理独家分销协议时,不仅会考虑反竞争效果,而且更关注构建欧盟单一市场的目标。当涉及环境问题时,关注反垄断法中的非竞争目标就更为重要。

 

      最后,她强调反垄断法实践一方面需要注意,促进效率的竞争行为在某些情境下对可持续发展产生负面效果;另一方面,还需要平衡竞争目标与非竞争目标的关系,避免非竞争目标沦为垄断者规避反垄断监管的掩护工具,也要避免非竞争目标的泛化赋予了监管机构过大的自由裁量权,导致监管的不确定性与恣意性增加。

 

 

 

      在交流谈论环节,博士生李瑾、硕士生木拜西尔、博士生陈龙分别就数字市场内网络安全与经济效率目标的平衡、环境保护的倡导与效率的冲突以及政府非经济目标要求带来的监管冲突问题与Sandra Marco Colino教授进行了讨论,她认为,在反垄断框架下考虑非经济目标时需要准确识别该目标是否真实,且能够造福消费者。

 

 

      在评议环节,侯利阳教授表示不同国家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认知不同,而域外的部分专家对中国的经济现状存在误解。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并非部分域外学者认为的计划经济,市场竞争实际上十分激烈。我国的反垄断法和欧盟的竞争法有相似性,都强调对于地方性保护的破除,致力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优化企业营商环境。

 

 

      讲座最后,王先林教授作总结发言。他指出,Sandra Marco Colino教授的研究对于我们更好研究反垄断法中的非经济目标,以及在具体案件中如何考量绿色抗辩等问题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至此,本次讲座在热烈交流氛围中圆满结束。

 

 

 

 

 

 

 

 

 

 

 

 

 

 

 

中心动态

Copyright © 2013 | 上海交通大学竞争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沪交ICP备20121189

上海市徐汇区华山路1954号,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竞争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邮编 200030 E-mail: csjjzfl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