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1日,欧盟委员会宣布撤回一项此前引发广泛争议的《标准必要专利(SEP)监管框架提案》,该提案原计划赋予欧盟知识产权局(EUIPO)对SEP许可纠纷的实质干预权。这一撤回决定迅速获得全球知识产权界的积极回应,评论者称这是基于对市场自治原则和技术创新生态的综合考量。
事件背景
2023年4月,欧盟委员会正式提出SEP监管框架草案,声称旨在解决"当前体系缺乏透明度、可预测性及纠纷解决效率低下"的问题。根据提案,欧盟知识产权局将设立"专利能力中心"(center of expertise),负责建立SEP注册数据库、对申报专利进行"必要性审查",并直接制定“公平、合理和非歧视(FRAND)”许可费率以替代诉讼程序。
然而,这一设计随即遭到多方批评。乔治梅森大学法学院教授Adam Mossoff指出:“EUIPO本质是商标注册机构,缺乏判定技术标准必要性的专利法专业能力。”IPWatchdog首席执行官Gene Quinn更直言:“该提案将使FRAND承诺沦为官僚指令。”
撤回动因:行业共识缺失与实证基础薄弱
欧盟委员会在撤回声明中承认,"各方未能达成可预见的一致意见",并表示将重新评估替代方案。这一表态印证了此前业界对提案缺乏实证支持的质疑。
欧盟创新促进委员会(C4IP)执行董事Frank Cullen指出:“提案试图将本应由最懂技术的企业自主决定的许可权,集中交给准备不足的行政机构,这将拖慢欧洲创新速度。” 他援引欧盟自身研究数据称,现有体系并未显现提案所声称的系统性失灵。”
诺基亚副总裁Steven Bartholomew在LinkedIn声明中进一步分析,提案虽以"透明度"为名,实则可能削弱欧洲5G/6G研发投入动力:“若强制设定许可费率,企业每年数十亿欧元的研发投资将面临回报不确定性,最终危及欧洲技术领导地位。”
核心争议:行政干预与市场自治的边界
1. 专业性困境:EUIPO的角色错位
专利必要性判定涉及复杂的技术标准和法律解释。EUIPO作为商标管理机构,其人员配置和知识储备是否足以应对ICT领域快速迭代的技术标准?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2023年报告显示,全球主要专利局中,仅7%审查员具备通信标准必要专利评估经验。
2. 小企业生存危机:费率定价的隐性歧视
提案允许行业大企业集体协商费率,表面追求公平,实则可能形成价格联盟。Cullen强调:“中小企业开发新技术本需更高风险溢价,行政定价机制却可能人为压低其合理回报。”
3. 全球创新链受扰:欧洲竞争力的双刃剑
当前全球90%的SEP许可纠纷通过协商解决,司法诉讼仅占10%。若EUIPO强制介入,可能导致两大后果:一方面,企业为规避行政裁决转向非欧盟标准制定组织;另一方面,研发投入与专利价值脱钩将打击创新积极性。
结语
尽管提案暂被撤回,欧盟内部关于SEP治理的讨论仍在持续。此次事件折射出数字经济时代知识产权治理的深层矛盾:技术标准全球化与监管权力地域化的冲突。随着6G研发竞赛的开启,如何构建兼顾公平与效率的SEP治理体系,将成为影响全球创新格局的关键变量。欧盟此番政策回调,或为各国完善知识产权制度提供重要借鉴。
来源:武大知识产权与竞争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