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上海市法学会竞争法研究会
上海交通大学竞争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
财经国家周刊 | 五大关键词,回望2021年被“重塑”的互联网
发表时间:2022-01-07 阅读次数:245次

 

   2021年的“双11”,平台少了实时炫耀成交额的热情,消费者也没有了争推购物车的疯狂,这个盛大的网络购物节,展现出了从未有过的冷静和理性。

 

   这是互联网行业2021年变局的一个缩影。

 

   这一年,互联网被“重塑”,“烧钱、合并、垄断”的一套老打法已行不通,互联网企业的规则陡然生变。监管力度之大,让互联网企业深刻意识到合规的重要性,也意味着过去互联网巨头想要靠规模、流量优势“野蛮生长”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被“重塑”的还有平台生态。反垄断的目标之一就是消除巨头间的割裂状态,让互联网从封闭走向开放,互联互通全面起势。

 

   解除网址链接屏蔽、加强网络主播纳税监管……一项又一项新政,标示着行业规范与健康的底色。回归主业、有序竞争的主题下,互联网行业也正加速演变崭新的行业格局。

 

01 反垄断

 

   过去一年,针对“二选一”、大数据杀熟、搭售行为等各反垄断细则相继出台,互联网行业成为国家反垄断的重点整治对象。

 

   从2020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就加大了对网络平台经济的反垄断监管执法力度,打出了系列“组合拳”:查处网络平台经济违规情况、发布平台经济反垄断指南、公布反垄断法修正草案、挂牌成立国家反垄断局……我国反垄断制度日臻完善成型,也昭示着反垄断监管将常态化、系统化地铺开。

 

   过去十年,互联网巨头为寻求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大而不倒,通过资本、流量、业务等资源加持,分别在行业里筑起各个阵营,形成了一个个生态壁垒。互联网的合规与有序发展对稳定社会经济的基本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互联网企业必须规范与发展并重,这也是反垄断的出发点和应有之义。

 

   反垄断是手段不是目的,要在既不损伤企业经营积极性,又不损害消费者权益的前提下,保证行业健康有序竞争,最终目的是促进发展。

 

   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竞争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先林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国家持续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背景下,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监管将会呈现持续性和常态化的状态。

 

   他认为,2021年是中国反垄断的“大年”,但这只是强化反垄断的开始,是迈向持续性、常态化和专业化的中国反垄断事业的开始。今后我国将坚持监管规范和促进发展两手并重、两手都要硬的原则,持续强化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以公平竞争促进高质量发展。

 

 

02 互联互通

 

   2021年12月27日,快手与美团宣布达成互联互通战略合作,双方将基于快手开放平台,打通内容场景营销、在线交易及线下履约服务能力,共同为用户创造“一站式”完整消费链路。

 

   此前的11月29日,微信发布《关于〈微信外部链接内容管理规范〉的更新声明》,声明提到:点对点聊天场景中将可直接访问外部链接,并将在群聊场景试行开放电商类外部链接直接访问功能。

 

   再往前的9月,工信部有关业务部门召开“屏蔽网址链接问题行政指导会”,会上提出有关即时通信软件的合规标准,要求限期内各平台必须按标准解除屏蔽,否则将依法采取处置措施。

 

   这是对互联网生态的一次重塑。近年来,互联网巨头各建生态,各筑高墙,将用户和内容“圈养”起来,原本开放的互联网走向封闭与割裂。而反垄断的目标之一就是消除巨头间的割裂,让互联网从封闭走向开放,互联互通成为大势所趋。

 

   一系列监管举措之下,不少平台已迈出步伐,不过步子迈得还不够快。业内专家表示,在推动平台互联互通的进程中,需要兼顾到平台作为商业主体的意志。与此同时,平台应该认识到,只有更加开放,才能吸引更多用户群,最终实现更大的发展。

 

 

03 网络主播纳税

 

   过去一年,在备受关注的互联网电商领域,国家税务部门加强了对网红、带货主播的税务监管。

 

   近年来,直播电商发展势头迅猛,直播卖货逐渐成为主流的电商卖货方式之一。截至2020年底,直播电商用户规模达3.88亿人,占整体网民四成,已成为网络直播中用户规模最大的直播商业模式。

 

   直播电商市场总量的持续扩大,带动直播带货主播收入持续攀高。2021年“双11”预售当天,某平台头部两大主播共直播带货近200亿元销售额。

 

   2021年9月,国家税务总局曝光的一批高收入未如实申报纳税典型案例中,就涉及有两名网络主播偷逃税款,且涉税金额较大。随后,一则“郑州追征一网红600万税款”的消息,将带货主播的税务问题带到大众眼前。

 

   2021年11月底,浙江省杭州市税务局发布通告,朱宸慧(雪梨)和林珊珊两位主播依法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分别达6555.31万元和2767.25万元。业界直呼“打响了封杀网红的第一枪”。

  

   紧接着不到一个月,12月20日,浙江省杭州市税务部门依法对带货主播“一姐”黄薇(薇娅)做出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13.31亿元的处罚。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授蔡昌认为,近几年,随着网络电商、带货主播的蓬勃发展,电商主播逐渐成长为一股新的经济力量,尤其在疫情防控背景下,电商直播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线下消费的不足,起到了扩内需、促消费的作用。与此同时,带货主播疯涨的收入,与该群体缴纳的税款形成鲜明对比,税务机关也开始重视该群体的纳税情况,加强对该群体的税收征管势在必行。

 

   “主播偷逃税”被罚背后,是对行业发展的校正,也反映出公众对公平正义的期待。不过,作为一种新业态,直播带货的业务形式、盈利模式、劳务关系等,也给税收征管带来了不小考验。

 

 

04 上市

 

   2021年12月30日,人工智能企业商汤科技成功登陆港交所,公司股价一度飙升23%,市值一度高达1500亿港元。业内人士表示,商汤科技受到市场高度关注和追捧,在于硬科技企业走向资本市场的示范性“头羊效应”。

 

   过去20年,纳斯达克、纽交所等一直是中国互联网公司主要上市地。此前,中概股公司赴美上市经历了三波上市潮,分别为2000年前后新浪、网易、搜狐、盛大等一批.com门户和游戏公司上市,随后是以阿里巴巴、京东等为代表的电商上市潮,以及2018年以来以美团、小米、拼多多为代表的多家互联网企业完成了IPO,这股风潮一直延续到2021年上半年。

 

   如今,港交所和北交所以及沪深交易所的创业板、科创板等国内各板块将成为科技互联网公司的主要上市选择地。从2020年开始,从事人工智能的一些头部公司,集中启动了上市计划。从港交所,到北交所、科创板,都欢迎人工智能、硬科技等概念公司入场。

 

   从消费互联网到科技互联网,在资本市场加强对人工智能硬科技赛道布局时,更多的硬科技公司,也将迎来价值重估。如今的互联网投融资市场,投资方已不相信“亏损换增长”的逻辑,投资者会更看重企业真实的盈利能力,这才是真正有“钱途”的企业。

 

   业内人士预计,在未来的20年内,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将成为主流,全新的产业互联网时代将开启。

 

05 换帅

 

   2021年,互联网行业还出现了一波密集的换帅潮:

 

   拼多多创始人黄峥在继2020年7月卸任拼多多CEO后,又在2021年3月把董事长一职交给了陈磊;2021年5月,张一鸣发布全员信,宣布卸任字节跳动CEO一职,由联合创始人梁汝波接任;2021年10月15日,随着搜狗正式并入腾讯,王小川正式卸任搜狗CEO;2021年10月的最后一天,快手联合创始人宿华也辞去CEO一职,由另一位联合创始人程一笑接替。

 

   巧的是,这几位“80后”创始人年龄都集中在40岁上下。正是年富力强之时,却纷纷宣布退休,这在他们上一代的互联网创始人中并不多见:如今,“60后”的李彦宏、张朝阳,“70后”的马化腾、丁磊、周鸿祎等上一代互联网大佬们仍兢兢业业奋斗在公司前线。

 

   更有意思的是,除了宿华继续担任快手公司的董事长一职,其他几位“退休”的创始人都表示要去追求脑科学、生命科学等更前沿的科学。

 

   他们选择退居公司二线,有的因业务所致、有投资人的压力所在;有的确实是在新的互联网行业环境下想退下来进行更深、更具未来性的思索。

 

   但不管什么原因,随着新帅上任,新团队冲上前线,互联网“重塑”大势将在2022年继续向前推进。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文:敖祥菲

 

 

竞争动态

Copyright © 2013 | 上海交通大学竞争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沪交ICP备20121189

上海市徐汇区华山路1954号,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竞争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邮编 200030 E-mail: csjjzflt@126.com